宣化上人講述《大悲咒句解04》
35.穆帝隸
閉目澄心誦真言 一念不生妙通玄
三昧加持智光現 諸佛稱讚善女男
“穆帝隸”:就是佛的楊枝手眼。什麼叫楊枝手眼?就是觀世音菩薩拿楊柳枝的手。你看見觀世音菩薩一隻手拿著楊柳枝,一隻手就拿著淨水瓶;楊柳枝沾淨瓶的水,來灑給一切的眾生。沾的淨水,和普通的水不同。怎樣子呢?這個淨水,叫甘露水;甘露水灑給一切眾生,能令眾生得到很多種的好處,可以解除眾生的饑餓,得到一切的清涼。
穆帝隸,也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叫“解脫”。解脫什麼呢?解脫一切的苦難,解脫一切的疾病,解脫一切不如意的事情。所以觀音菩薩用楊柳枝來解脫眾生的疾病,解脫眾生的困難,解脫眾生不如意的事情。
這個手眼,在表面上看來,好像不太重要;但是,你若修成功了,這楊柳枝不但能解脫疾病、困難、不如意的事情,也可以降伏天魔,制諸外道。一切的天魔外道,他得到你的楊柳枝甘露水,他自然就回心向善,也都依教奉行了。所以這個手眼,講起來濕無窮無盡,也是不可思議的。
觀世音菩薩的甘露水,不但能解除困難,能療制一切的疾病,能解脫一切不如意的事情。甚至於在你應該死的時候,你若得到觀音菩薩的甘露水,就可以不死。一切的枯木,如果用這甘露水一灑,又可以再活過來。
樹木本來是無情的,尚且可以得到甘露的滋潤,又再生枝長葉,開花結果;那麼,一切眾生如果得到甘露水,更是有無窮無盡的妙處。
36.伊醯移醯
摩醯首羅猛又凶 賞善罰惡建奇功
普度群迷登彼岸 化利有情無始終
“伊醯移醯”:是“骷髏杖手”。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順召、順教”。就是你叫他,他也聽你的招呼;你教化他,他葉依教奉行。又有一個意思叫“心到”,就是你心裡想到什麼,什麼事情就會成就。
這一句的圖片,就是魔醯首羅天王。魔醯首羅天王是一個外道的魔王,本來他認為自己最大,沒有再比他大的;可是他一聽到這一句咒,就要合掌來依教奉行,他不依教奉行是不可以的。所以你一念“伊醯移醯”這一句咒,魔醯首羅天王就來了;這時候,你心裡想做什麼事情,叫他去做,她就可以即刻依教奉行。
這骷髏杖,什麼叫骷髏呢?骷髏,就是人的骨頭。觀世音菩薩用這一句咒,把一塊骨頭來加持修煉;修煉成了,叫骷髏杖。一拿起骷髏杖,一切的鬼神就都要聽命令、聽招呼;如果不聽招呼的,那就要被罰了。所以這一句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37.室那室那
示善示惡攝眾生 忽順忽逆折性靈
返本還原修諸己 摩訶般若日夜明
“室那室那”:也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叫“大智慧”,又叫“弘誓願”。
這個大智慧,就是四十二手眼中的寶鏡手眼。寶鏡,也就譬喻佛的大院鏡智;佛的大圓鏡智,也就好像寶鏡手一樣。所以翻譯過來的意思,叫大智慧,又叫弘誓願;這“弘”,也是大。
什麼是大智慧?眾生所打的妄想,它沒有了。它除非不想,想,就是由智慧發出來的想,是真正般若的智慧。般若智是一種大光明智,一種大光明。怎麼會有大光明?就因為你有真正的智慧。我們人若有真智慧,就有光明;若愚癡的人,他就黑暗。光明就是陽光,黑暗就是陰氣。為什麼你愚癡了呢?因為你陰氣太勝了。為什麼你那麼聰明呢?就因為你陽光勝。所以這大智慧,就不像一般人那種思想,它能明辨是非,不要去問人,自己一見就知道:“啊,這樣是不對的,那樣是對的。”不對的路,他就不走了;對的路,他就向前去、修行去。
修行首先要有大智慧;有大智慧,才能明辨是非,知道“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你不能明明知道這是不對的事情,你還偏偏要做。你明明知道犯戒了,你還偏偏要試試看犯了沒犯;這就是最愚癡,沒有智慧了。你自己說:“不是!我有智慧;不過就是這個時間做錯了嘛!”你這一個時間做錯了,那就是愚癡,就是沒有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沒有顛倒想。所以阿難才說“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曆僧祗獲法身。”這個億劫不是一劫、二劫、三劫、五劫,或者一百劫、一千劫、一萬劫;是說不出多少個大劫了。
我們心裡為什麼這麼多的妄想?前一個妄想減了,後一個妄想又生出來;後一個妄想減了,下一個妄想又跟著來,就好像水波浪似的。海裡的波浪,就是人的妄想;我們人的妄想,也就是大海裡的波浪。你看大海,你認為它是個死物,是不是?那個大海,沒有出去我們眾生的心,都在眾生心裡頭。你看海裡的波浪,沒有停息的;我們人的妄想,也就是和波浪是一樣。這個過去了,那個又來了;那個來了,另一個又來了。無窮無盡,源源而來;一個跟著一個,一個跟著一個,誰也不落後,都想往前面跑。啊,這是妄想。
為什麼有這種妄想?就因為沒有智慧。你要是有智慧了,水波浪也就沒有了,“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海裡沒有淘湧的波浪,就好像人修行得到定力了。這一得到定力,就智慧水現前,一個波浪都沒有了,一個妄想也沒有了。啊!那時候真是清淨,真是一塵不染,萬慮皆空;這就是大智慧現前的表現。有大智慧的人,做一切事都成功的;沒有大智慧的人,做一切事都失敗的,所以智慧是最要緊的
什麼是愚癡?無明,就是愚癡,愚癡就是無明,你看,無明生出來了,你就不明白。所以往往有一些人做錯事,問他:“為什麼你要這樣做?”他說:“我不知道呢!”啊!這是什麼?這就是愚癡沒有智慧,無明瞭。
但是由無明做出來錯事,自己還不承認是無明,“I know!我知道。”知道還錯了?你看奇怪吧?這就是愚癡的人啊!沒有大圓鏡智,也就是沒有修寶鏡手眼;你若有寶鏡手、寶眼,那就不會愚癡了。無論什麼來了,魔來魔斬,佛來佛斬;就好像你拿著一把快刀,無論什麼東西來,到這個刀刃上就都斷了,你不拿嘛!你若拿,一點都不費力的。你不拿,他就輕也是重;你拿起來,它就重也是輕。啊!你若說:“喔,我知道這個智慧劍是不錯的,但是很重,我不拿它。”你不拿它就是重;你若一把把這個智慧劍拿起來,一切的境界來了,迎刃而斬,就被這個刀刃解脫了,什麼事情都沒有問題。啊!所以我常常對你們講的那一句英文“Everything\'s OK”也就是這個道理。你要是能Everything\'s OK,你就沒有這個智慧劍,所以你就不能Okay了。你若有智慧劍,什麼都沒問題了。你看有什麼問題?什麼都沒有問題。這就是妙處。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一切的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依報、正報,都沒出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什麼叫依報?山河大地、房廊屋舍,就叫依報。什麼是正報?我們的身體就是正報,正在這兒受果報。你若明白了,也就是沒有無明瞭;沒有無明,也就是有大智慧。就好像鏡子似的,“物來則映”,什麼影像來了,它就現出來;“物去則淨”,一切的影像境界去了,它就沒有了,它不存的。
所以有智慧的人,有什麼境界來了,他順著這個境界;;處理完了以後,他自己心裡不存了。雖然不存,可是常現;雖然常現,而又不存。不是像我們一般沒有智慧的人,有一件事情來,用一點腦筋,特別注意記一記這件事,或者念多幾遍。好像今天講的“伊醯移醯,室那室那“,念一遍記不住,念二遍、三遍,念幾百遍“室那、室那、室那、室那”,喔!記住了,這個是勉強的。那個不勉強的,本來他一見就記住了,再不會忘了,這叫過目不忘。為什麼過目不忘呢?它就像鏡子似的。
有智慧的人,不會有嗔心,不會有癡心,不會有慢心,不會有疑心了。為什麼呢?這都是唯心所現嘛!在心裡頭本有的東西,無論它是好,也沒有問題;壞,也沒有問題,一切都沒有問題。
可是這個境界,說得是很容易,做的時候,也是要用一點功夫,才可以得到。這種境地,若沒有功夫的人,就這麼說:“我也可以什麼事情都沒有問題了。”外面沒有問題,裡邊問題發生了——你裡邊自己和自己就會打架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很少的。
又者,若說那個人是很有智慧的,這又要知道,有的是時間智慧,有的是出世智慧。世間智慧,就是世智辯聰;他能言善辯,沒有道理,他也講得很有道理。沒有知識的人一聽;“喔!他講得是有道理,是不錯的,他所講的,很好的。”其實,若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不會受他的愚弄。他所講愚癡的道理,就不會把你愚癡住;這叫“陽中有陰”,智慧裡頭有愚癡。那麼有的陰中也有陽,愚癡裡邊也有智慧。好像那個人,你看他也不多說話,也很普通的一個人,但是他做的事情,都是正當的;看他很愚癡、很笨的,可是他做出的事情,都很合乎道理。有很多這樣子的,所以你觀察人,就看你有沒有真正的智慧。你有真正智慧,就不會受人愚弄;若沒有真正智慧,就會被人所愚弄智慧是這樣的,其餘的也是這樣子。
智慧和愚癡,有一種連帶的關係。你愚癡沒有了,就是智慧;智慧要是沒有了,也就是愚癡。愚癡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愚癡。怎麼樣講呢?智慧和愚癡是一個,你會用就是智慧;不會用就是愚癡。好像本來有這個智慧劍,你拿起來就是智慧了,放下就是愚癡了。不是兩個,是一個。所以你不要說:“把智慧找著了,把愚癡趕走了它。”不是的,就是一變。你這個手,手心就是智慧,手背就是愚癡。你若用手背拿東西,拿不著的。你看,你用手背來抓東西,抓不起來;你用手心這麼一抓,就拿起東西來了。拿不起來東西,這是愚癡;拿起來,這是智慧。
誰都會用這個手,智慧也是這樣子的;它是一個,但是兩邊,看你用那一邊。現在明白了沒有?有一個人就說:“這回我可明白佛法了,這個wisdom(智慧)和愚癡,就是手。”哈,這用錯了!我這是比喻為手,你不要以為智慧和愚癡就是手;好像以指見月,你不要以為手指頭就是月亮。
現在講大智和弘誓。弘,也是大;誓,是誓願,就是我發誓願,想要做什麼。好像阿彌陀佛沒有成佛以前,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個大誓願,這是阿彌陀佛的大誓願。
普賢菩薩就發了十大願王說:我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觀音菩薩也發了很多願,其餘的祖師,也都發了很多願;我們現在學佛法,也都應該每一個人發自己的願。我對你們講一講,不過發不發在你們自己;這個願,不是我逼著你們發的,是要你們自己發。因為你們不懂,我來提倡一下。
你的願發得越大越好;你願力越大,成佛也成得大。你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度眾生,願願都是莊嚴國土。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在因地——現在還沒成佛,都是在因地——我們都應該發願。每一個人可以把你的願寫出來,你發多少願,要寫得詳詳細細的;不要馬馬虎虎,囫圇吞棗,就這麼說:我發願度眾生。怎樣度法?你就一天到晚,這麼又想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去度自己身體的眾生;這是不可以的。你要詳詳細細,說你發什麼願?將來怎樣子,現在怎樣子?過去的,或者有用功、沒有用功,有修行、沒有修行,那我不管它了;就問你將來要怎樣做?你發的願越大,你將來的果位也是大的。你不要發的願力,立到那個汗毛梢上——在那汗毛梢上,發一個大願力。
前面講的“室那室那”,就叫大智弘誓。什麼叫弘誓呢?弘,也是個大;誓,就是誓願。所以我們人人學佛法,必須要發一個誓願;這個誓願是很要緊的。我們修道人要是沒有一個誓願,就好像你不知道這一條路怎樣去行,也沒有嚮導,所以你走的道路不知道對不對;你要是有誓願了,就好像有了嚮導一樣。就好像我們旅行,有一個人帶著你到各處去,介紹你所有當地的情形;這個嚮導,就是譬如你的願。
為什麼諸佛菩薩修道的時候,都要發願呢?也就是你有願,然後就有行為。所以地藏菩薩在因地發種種的願,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你看他這種願力,多麼偉大!所以我們現在學佛法,也都應該發一個願;你們每一個人願意做什麼,就不妨發一個願。
38.阿囉參、佛囉舍利
四十二手妙無窮 通天達地感迷蒙
牌弩弓箭威神速 強者調伏弱者興
“阿囉參”:也是個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叫“轉輪法王”。轉,就是運轉;輪,是個法輪,就是轉******的法王。轉大法論,就是常常演說大乘妙法。你演說大乘的妙法,所說出來的道理,是甚深微妙的;其他人所講不出來的微妙法,你能把它詳詳細細講出來,這就叫轉輪法王。
這個手眼,就是“掌上化佛手眼”。你修這個法,在生生世世,都常常能隨諸佛學,常常能生在諸佛的地方。
在臺灣,也有某某法師講大悲咒;他把每一個手眼,都講成一個菩薩。譬如“掌上化佛手眼”,他說是“掌上化佛菩薩手眼”;這就差之絲毫,謬之千里。為什麼呢?根本就沒有這麼一個菩薩的名字!你把全部《大藏經》打開,從頭看到尾,沒有哪一個菩薩叫“掌上化佛菩薩”,沒有的。你可以這麼樣講:“菩薩所修的掌上化佛手眼”;這意思就不同。你把手眼的名字,給作為菩薩的名字,這就沒有根據了——沒有根據,就是你找不出來這麼一個菩薩的名字。
好像頭一個,他說是“如意珠菩薩手眼”。如意珠是個珠的名字,或者有一個菩薩也叫這個名字;但是這四十二手,不是四十二個菩薩的名字,不是的。這只可以說是“菩薩所修的如意珠手眼”,不能說“如意珠菩薩手眼”。你這樣一講,已經是大錯特錯了,你也不能說是“寶缽菩薩手眼”,只可以說“菩薩所修的寶缽手眼”,並不是寶缽就是個菩薩的名字。我看他們在香港請回來的一本<大悲經講義>,是這樣子講的,把這四十二手,都變成四十二個菩薩名字;這是錯了。
這四十二手都是一個菩薩所修的,修出來有這四十二手眼;並不是四十二個菩薩的名字。這一點,我們學佛法的人應該知道,不要籠統。
籠統,就是根本也不是這麼回事就講了;這是不可以的。講佛法一定要有根據;沒有根據,講出來的佛法是不正確的。所以“阿囉參”,是這一位菩薩所修的掌上化佛手眼。哪一位菩薩呢?這一位菩薩不是一定的。誰修四十二手眼,誰就是這個菩薩;誰不修,誰就不是這個菩薩。你四十二手眼修成功了,你的菩薩果位,也可以證得了。
“佛囉舍利”: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覺身子”。你們記得舍利弗又叫“舍利子”?翻譯過來的意思叫“身子”,就是這個“舍利”。
“佛囉舍利”——覺身子,這是菩薩所修的數珠手眼;數珠,也就是念珠。菩薩修數珠手眼,可以得到十方諸佛速來攝受,十方諸佛接引他到十方世界成佛去。
39.罰沙罰參
威猛慈悲大丈夫 調服眾生出迷途
改惡從善修諸度 培植福慧悟真如
“罰沙罰參”:也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叫“歡語歡笑”。就是歡喜說話,很歡喜;又有一個意思,翻譯成“大丈夫”;又有一個意思,翻譯成“無上士”。這是三個意思。
在四十二手眼裡頭,它是“寶弓手眼”。修這個手眼,能有什麼好處呢?要是在家人,就可以做很大的官;要是出家人,就可以證羅漢果。
40.佛囉舍耶
觀音師主阿彌陀 四十八願化娑婆
三輩九品生極樂 水流風動衍摩訶
“佛囉舍耶”:前邊“佛囉舍耶”,翻譯成“覺身子”;這個“佛囉舍耶”的“舍耶”,翻譯成“象”。這是你心裡覺悟了,能為象王之子。象王之子,也就是法王子;將來做法門一個最高的法王,所以說“覺心覺象王”,是這句咒大略的意思。
“佛囉舍耶”這一句,是說阿彌陀佛本身。阿彌陀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師父;因為觀世音菩薩處處都恭敬他師父,所以他說大悲咒,也是尊重他師父。這一句咒,就是阿彌陀佛放光來照著持咒者。這一句咒,也就是“紫蓮華手”。四十二手裡邊,有白蓮華手、青蓮華手、紫蓮華手、紅蓮華手;修紫蓮華手眼,可以和十方諸佛來見面,所以這紫蓮華手眼,是非常重要的。
41.呼嚧呼嚧摩囉
觀音示現鬼神王 降伏諸魔守規章
一切眾生依教誨 強者調柔弱者昌
“呼嚧呼嚧摩囉”:也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叫“作法、如意”;又有一個意思,叫“做法莫離我”。這一句咒,在四十二手裡邊,是“金鐲玉環手眼”。我們人修四十二手眼,這叫“作法”。“如意”,是遂心如意;你修成了這個手眼,就遂心如意。
“作法莫離我”,作法,就是修行;這一定要我自己來修行,不是叫旁人修行。所以修這個法,這個法不離我,我也不離這個法,“我、法”變成一個。既然變成一個,也沒有法,也沒有我,把我、法二執都可空了;也沒有一個我執,也沒有一個法執,這叫莫離我。修金鐲玉環手眼,能怎樣子呢?能令一切的眾生都聽你的教化;你叫他修什麼法,他就修什麼法,很聽話的。
42.呼嚧呼嚧醯利
四臂尊天現神威 一切邪魔望風回
歸依三寶觀自在 積功累行善德培
“呼嚧呼嚧醯利”:這一句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叫“作法無念”,又叫“作法自在”。前邊是作法如意,這是作法無念。那個如意,還有一個意;現在無念,連一個念也沒有了,作法沒有一切的念。有一念,就有妄想,你沒有念,就沒有妄想;沒有妄想,所以就作法自在,變成觀自在。
這一句咒是寶缽手,是四十二手眼的第三個手。寶缽手能幹什麼呢?能解除眾生一切的病痛。好像現在一般的出家人,有的相信大悲咒的,就加持大悲咒水;人若有病了,他加持一杯大悲水,就給你喝了。喝了,有的時候病就會好了,有的時候病也沒有好,這就看你因緣。你的因緣,飲大悲咒水病好了,你生一種信心,信仰觀音菩薩;有的時候又不好呢?你就不生信心,不信觀世音菩薩。
其實,有的時候也不會好的,有的時候就會很快好;這就看你和這個病人的因緣。你若和他有緣,他喝你這大悲水就會好了;若沒有緣,喝了大悲水,他也沒有信心,也不會好的。總而言之,有種種的因緣,才能助成這種法緣。你要是有修行,對方才有誠心。但你要是有修行,對方沒有誠心,喝了這個大悲水,或者就不好;或者你沒有修行,對方有誠心,喝了這大悲水,也會好的。這有種種的關係。有的是這個人業障重,你大悲水不夠那麼大的功力,所以他喝了,病也就沒有好。有的是他的業障輕,你這大悲水很有功夫的——什麼叫有功夫呢?就是你常常受持大悲咒;那麼就有一種感應道交的力量,所以他的病也就會好。所以無論什麼事情,有種種的因緣在裡邊來幫忙,有種種的助緣才能成功的。你不要以為我修寶缽手,我加持大悲水,它怎麼一點功效都沒有呢?不是大悲水沒有功效,是因為你的功夫不夠;所以它的效力,也就減少。
因為這樣,有的外道,也用大悲水給人醫病,往往還很靈,很有功力的。為什麼呢?有的外道,有一種天魔來幫著他。這種天魔,幫助這個修道的人,令一般人好相信他;這樣子,他好容易把人引到天魔外道裡邊去。所以修一樣的法門,有種種不同的情形。
我們人想要用大悲水來給人治病,這也是行菩薩道之一;可是你要行菩薩道,先要修菩薩行。你要存一個無人、無我的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你不要以為;我能給人治好了病,我念大悲咒,念得非常的有感應。不要有這麼一種心,為什麼呢?你有這種心,這就有所執著;有所執著,就會著魔障。你若沒有這種心,還都會有魔障的。因為一般人有毛病,都有一種或者是業,或者是魔。他的業罩到這個地方,你叫他的病好,這還沒有什麼大問題;如果他是魔障病,有魔,你想要他的病好,他這個魔就想要找你了,就會和你來鬥爭。如果你的道力不夠,就會入魔王的境界;你要是有道力,也會和這魔來結冤。結冤,他就總想要找機會來鬥爭你,令你輸給他。過去我很歡喜給人治病,誰有病,我一定想法子叫他的病好;但是,以後我就遇到很大的魔障。
我曾經說過,我在東北時,水裡的怪物就來用水淹我;沒淹死我,淹死五、六十人,房子被水給沖倒八、九百間。這還不算,以後等我從天津到上海途中,在海上,那水裡的怪物,又想把我搭的船推翻了;所以在那海裡頭,幾幾乎就給魚吃了。由此之後,我到內地,就很少給人治病了。
所以治病這件事,很容易結冤,有很容易結緣。你若給人治好了病,這個人就變方法來供養你了;或者給你好東西吃,或者送給你好東西;或者供養你一點錢。這很容易化緣,但也很容易結冤;所以這裡邊有好也有壞。你若能沒有我、沒有人、沒有眾生、沒有壽者,能無四相,就可以做;要是四相空不了,就很容易著魔障。想結緣給人治病,有這種種的關係。
43.娑囉娑囉
善巧方便度娑婆 示現五濁化群魔
常行無我波羅蜜 離諸法執衍摩訶
“娑囉娑囉”;你聽這個聲音,啊!就很厲害的。這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叫“堅固力”。這個力量,是特別的堅固,沒有人能破壞的。這個“堅固力”,就是能摧伏一切的天魔外道,降伏一切的天魔外道。
這一句咒是“金剛杵手”,也就是“寶杵手”。這個寶杵手,能摧伏一切的怨魔,所以就叫堅固力。
44.悉唎悉唎
能觀之智所觀境 圓融自在真如性
無邊誓願利眾生 不可思議常在定
“悉唎悉唎”;又是梵語;翻譯過來有三種的意思。第一種意思就是“勇猛”,好像作戲只有勝,不能敗。
第二“殊勝”,很特別的,也就是只有勝利,不可以失敗。所以我叫我的弟子,到任何地方,只有勝利,不可以失敗的;你們若失敗,就不要回來見我。這沒有用的人,有什麼意思啊!廣東話叫“水皮”。水的皮是不是很軟的?你看人,他就一點力量都沒有,這叫水皮;北方話叫“草包”,像裝米那個草包,也是不結實,不堅固,也沒有什麼用。所以以後你們記得,誰願意做我徒弟,到處都要勝利;就像金剛杵似的,那麼堅固力。要勝利,不要那麼水皮、那麼草包的。
第三個意思是什麼呢?是“吉祥”。因為你勇猛,才能勝利;你勝利,才能吉祥。這是“合掌手”,可以另一切鬼神、龍蛇虎狼獅子、人及非人恭敬愛念。但是要勝利、吉祥,須要有一個勇猛心;不是口講的,一定要這樣去做。
45.蘇嚧蘇嚧
萬物說法有誰聽 世界眾生妄想凝
諸佛本源離文字 如是我聞大悲功
“蘇嚧蘇嚧”: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叫“甘露水”。所以這就是“甘露手眼”。這甘露水,也有很大的用處;以前講過,現在不必講得太多了。甘露水能令一切的餓鬼得到飽滿、得到如意、得到吉祥、得到沒有饑渴,有種種的好處。甘露水又叫不死樂,你喝了這甘露水,就算要死的人,都可以不死;但是你不容易得到。你要是得到甘露水,人死了,也可以叫他不死。
46.菩提夜菩提夜
慈悲喜舍四無量 示現善相化群萌
攝受眾生登彼岸 迴光返照歸故鄉
“菩提夜菩提夜”;這兩句咒語是梵語;意思就是“覺道”或“覺心”。你想要得到覺道,必須要先有覺悟的心;你若沒有覺悟的心,就不會修覺悟的道。所以我們修道的人,先要有真正覺悟的心,然後才能修成覺悟的道。
這兩句咒是“不退金輪手眼”。這不退金輪,就是菩提心用不退轉。
從現在開始,乃至於成佛,所發的菩提心,一天比一天精進,永遠都不會退轉。因為菩提心不退轉,所以你很快會成就佛果;如果你退失菩提心,那就慢一點成佛。我們人學佛法,應該一天比一天精進,一天比一天發大菩提心,不應該退失菩提心。好像常常道佛堂來聽經,要把聽經作難遭難遇的想。什麼叫難遭難遇的想呢?就是這個法會不容易遇著。你看著我們的法會是很簡單的;可是現在在這個世界上,你找像我們這樣精進的法會,天天講經,天天說法,好像長江裡的水,天天這麼流,總不停息,可以說是沒有。在這世間上。我們能遇到這樣的法會,我們無論如何,也要忙裡偷閒來聽經聞法;聽經時,要每一個人講經,你都來隨喜道場、護持道場。我們這兒,每一天晚間都有講經的;所以每一天晚間,都要來護持法會。我們不要分別,說今天晚間是某某人講,他講得不太好,我不去聽。
不要有這種心!你聽久而久之,無論誰講,他都會講得有真理,都有所發明。所以如果有時間的人,都應該隨喜法會,不要懶惰。因為這個法門,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現在遇著了,就應該勇猛精進。你勇猛精進,這就是不退失菩提心。不退有三種: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
位不退:你若已經證果了,就不退墮到凡夫上;你若證到菩薩果,就不會退墮到羅漢;你證到佛果,就不會再退到菩薩的果位。除非你自己歡喜,說是我證到佛果,我再去現比丘身來教化眾生;這是可以的。
念不退:好像我們人學佛法,有的時候就覺得沒有什麼意思。啊!我不修行了,我不去聽經了,這就是念退了。我不歡喜到廟上來了,不歡喜到佛堂去,這就是念退了。念退了,魔障就會生出來;魔就歡喜你退。你要是念不退,一聽佛法,越聽越歡喜聽;越歡喜聽越聽,這就是念不退。念不退,就要行不退。
行不退:行,就是修行,修行一天比一天進步,一天比一天用功。勇猛精進,發大勇猛心來修道,這是行不退——你修行也不退了。
你修不退金輪手,由今生乃至於成佛,你的菩提心永遠都不退;這必須要你去修行。
47.菩馱夜菩馱夜
觀音示現醜惡形 折服強暴改心靈
同證無生般若智 還入娑婆度有情
“菩馱夜菩馱夜”;菩提夜和菩馱夜,中間就差一個“馱”字。這句梵語,翻譯過來就是“知者”,又叫“覺者”。前邊那是“覺道、覺心”,這個是“知者、覺者”。知,有真正的知,就是智慧;覺,就是覺悟。這是有真正智慧和覺悟的人。
這個手眼是什麼呢?這才輪到“頂上化佛手眼”了。頂上化佛手的化佛,就是個覺者;你這位修化佛手眼的菩薩,就是個知者。知和覺本來相差不太多。知,就是僅僅知道,是覺悟的前邊的一個階段;覺,就是已經覺悟,就是知道之後的事情了。所以在你頂上能化佛,有這種手眼成就了的時候,那你就是一個真正的有智慧的人,也就是一個覺悟者。修這個手眼,你可以得到十方一切諸佛,速來摩頂授記。
我們修道的人,都有一種感覺:你或者念佛,或者是持咒,或者求禪定的功夫,有的時候,在頭上,就覺得好像有一種東西在行走一樣,又好像有蟲子在爬來爬去的樣子。頭頂上總感覺好像有東西在上面;你用手一摸,又沒有什麼。這個時候,我告訴你們,就是十方諸佛來給你摩頂授記。不過你沒有得到天耳通,你聽不見;你沒有得到天眼通,你也看不見。但十方諸佛是盡他自己的心,來給你摩頂授記。
所以若有這種的情形,是你修行的一種感應;但是不要生歡喜心,也不要生一種驕傲的心。不要以為佛親自來給我摩頂,佛來加持我了——加持,就是用手來給你摩頂。你有所歡喜心,有所驕傲心,這都是一種執著;一執著,雖然說是好的境界,但是也會變成不好了。就好像《楞嚴經》上那種種的境界,本來是你修行的感應;但是你若以為是你得的好境界了,“即入群邪”,就著魔障。所以修法,就要如如不動。你無論是好的境界,不好的境界,善的境界,惡的境界,都不動。你若不動,這就是定力;你有定力了,然後就會生出真正的慧力;生出真正的慧力,你就是知者,你就是一個覺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