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全文轉載自雲飛月師兄博客,原文標題為“《入菩薩行論.善說海》期末考試範圍及答題(三) ”,本博博主將其中一個題目定為標題純粹是為了增加讀者點擊,以利益更多的有緣。因為,這些問答太重要了。
第十冊 第十品
複習題
第191節課
1007、我們積累了善根以後,為什麼要作回向?
答:回向是佛法修行中不可思議的一種方便,如偈頌中所說:“回向無盡道,增上並轉變。”
依靠回向,就像把錢存到銀行裡,利息不斷增長一樣,自己的功德將越來越增上,直至成佛前也不會耗盡。如《慧海請問經》中說:“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乾涸其不盡,回向菩提善亦爾,未獲菩提其不盡。”
另一方面,同一個善根,通過回向可以轉變為不同的功德:回向給今生,可以成熟今生的善根;回向給來世,就會成熟來世的善根。如《文殊刹土功德莊嚴經》所說:“何人發何願,如是而實現。”
1008、回向有什麼功德?回向時應當注意哪些事項?
答:修行所積累的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需要發願回向給一切眾生,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不僅自己會成熟福報,無量眾生也能獲得利益,而且直至成就菩提果之前也不會耗盡。如果我們沒有回向,解脫的善根不能成熟。
回向一定要具足四個條件:(1)對境:是一切眾生或特定的眾生;(2)意樂:一定要遣除他們的痛苦;(3)誓願:他們的痛苦要由我來遣除;(4)祈禱:必須依靠上師三寶的加持。
同時,回向還要具足三種心態(三士道的修法):(1)對因果具有虔誠的信心:明白自己所遭受的快樂與痛苦,均由往昔所造的善惡業所致;(2)具有出離心: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想從中獲得解脫;(3)具有大悲心:發心一定要幫助輪回苦海中的如母有情獲得解脫。
第197節課
1032、什麼樣的人,魔眾不會找他麻煩?一切魔障歸納起來是什麼?什麼才是最大的魔障?
答:有關經典說,懶惰者,不會出現魔障,因為懶惰就是魔。如果比較精進,魔障就會層出不窮,而非常精進、智慧高的人,也不會出現魔障。《般若攝頌》中說,有四種非常精進的人,魔眾不會找他的麻煩:(1)利益眾生不舍菩提心的人;(2)安住於空性境界的人;(3)誓言非常堅定的人;(4)蒙受諸佛菩薩加持的人。
一切魔障歸納起來就是對菩提心、菩提行製造障礙,最大的魔障就是對菩提心沒有興趣、退失信心,不願意利益眾生,這是魔王波旬最高興的事情。
第201節課
二、《入行論》必修課
第七冊講記:
《修心八頌》要義複習題
3、如果你全心全意地幫助某人,結果他卻恩將仇報,千方百計致你於死地,你會怎麼樣處理?
答:作為佛子,首先不應報復對方,應放棄糾纏,並視為修習安忍的難得機會,在內心斷除仇恨的心理,仍然恭敬如常,如《修心八頌》中所言“彼縱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為善知識。”也如《佛子行》中所言“吾如自子愛護者,彼縱視我如怨敵,猶如慈母于病兒,尤為憐愛佛子行。”
《菩提心的修法》複習題
1、念佛、參禪到底是大乘修法,還是小乘修法?為什麼?
答:我們平時所修的法是大乘還是小乘,不是以佛法本身來確定,完全取決於我們修行人是否具有菩提心。如果以出離心來攝持,念佛、參禪就成了小乘修法;如果以菩提心來攝持,念佛、參禪就是大乘修法。同樣,磕頭、供燈、放生、佈施等任何一個善法,也是如此。
2、菩提心必須具備哪兩個條件?你今後打算怎樣修菩提心?
答:有了四無量心的基礎,修菩提心還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願眾生離開痛苦;二是願眾生獲得佛果。佛陀在《教王經》中說“對自他一切善根進行隨喜,之後回向發願,是願菩提心的學處;盡心盡力地行持六度萬行,是行菩提心的學處。”因此,修學菩提心首先是讓願心真實地在心中生起,然後付諸於行動,盡力地去幫助眾生。而傳播佛法,讓眾生種下解脫的種子是最好的方法。
《略說懺罪》複習題
3、懺悔時為什麼要具足四種對治力?請具體解釋這四種力。
答:《宣說四法經》中說:“菩薩若具四法,則能勝伏所造所積之一切罪業,何為四法?即厭患對治力、現行對治力、返回對治力、所依對治力。”
厭患對治力:為自己所造的惡業深感慚愧,像吃了毒藥一樣後悔。
返回對治力:發誓從此以後,縱遇生命危險,也決不再造的決心。
所依對治力:指懺悔時所依靠的對境金剛薩埵佛,或其他佛菩薩。
現行對治力:在佛像前一一髮露罪業,以強烈的慚愧心持誦心咒。
第八冊講記:
《觀音心咒之功德》複習題
1、請引用教證說明觀音心咒、觀音名號的功德。
答:《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中專門宣說了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功德及心咒由來,其他的經典中也廣為宣說了觀音菩薩的功德:
(1)、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並不是隨便取的,而是佛陀親自授記的,故有甚深因緣和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大悲蓮華經》記載,觀世音菩薩因地為轉輪王太子時,發下弘願誓度一切眾生,為此寶藏如來給他起名叫觀世音。《楞嚴經》中觀音如來讚歎觀音菩薩善於觀音聲而悟心性,也授記他為觀世音。
(2)、《法華經》中佛陀告訴無盡意菩薩:“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與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可見,持誦觀世音菩薩名號勝過其他菩薩名號。
(3)、《十一面觀音神咒經》中說“若複有人稱十萬億諸佛名字,或複有人稱觀世音菩薩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無異。”可見,持誦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於勝過諸佛名號。
(4)、《法華經·普門品》中說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應身說法度眾生,並尋聲救苦。又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可見,世間由貪、嗔、癡三毒所引生的各種痛苦煩惱,都可以依靠稱誦觀世音菩薩名號、心咒,而得以遣除。
(5)、《寶篋經》中說“若持誦六字大明咒,能使福德具足。誦此咒時,九十一恒河沙數佛陀親臨,微塵數菩薩亦親臨,且天、龍、鳩盤荼、四大天王等親臨而守護之。其人身內之一切有情,能獲不退轉菩薩位。若身上佩戴此明咒,則成金剛身,並成舍利塔。”又說“凡聽聞六字真言嗡瑪呢巴美吽者,命終時由十二佛陀、八大菩薩引路而往生極樂世界。”
(6)、《具義索經》說“若聞觀音心咒者,于諸旁生耳邊誦,則彼解脫惡趣後,必將往生極樂刹。”因此,在亡者耳邊念誦觀音心咒或名號,或在旁生以及即將被殺的旁生耳邊念誦,將有利於他們。
(7)、麥彭仁波切在《百咒功德》中說“觀音菩薩是見解脫、聞解脫、憶解脫、觸解脫。”任何人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或六字真言,心裡憶念觀世音菩薩的形象,都將獲得解脫。
(8)、藏地國王松贊干布寫的《嘛呢全集》中說,嗡、瑪、呢、巴、美、吽六個字,分別能摧毀天界、非天、人界、旁生、餓鬼、地獄六道的種子,遣除身、口、意、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六種障礙,以及貪、嗔、癡、慢、嫉妒、吝嗇六種煩惱,自然獲得佛、法、僧、上師、空行、本尊的功德,還能消除四百零四種疾病。嗡、瑪、呢、巴、美、吽實際是五部佛的種子,它能攝持世出世間的一切功德,因此,依靠觀世音菩薩的咒語,任何眾生都能獲得解脫。
(9)、觀音心咒可以積累一切功德,遣除一切罪障。佛陀在《蓮冠續》中說“僅僅一誦、一作意或一接觸嗡瑪呢巴美吽,亦能清淨五無間罪、近五無間罪等一切罪障。
《供燈之功德》複習題
1、佛經中宣講了供燈的哪些功德?歸納而言分為哪幾種?
答:《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宣講了供燈的十種功德:
(1)、照世如燈。供燈者生生世世如同世間明燈,轉生為人也是人中之王,具世間智慧。
(2)、肉眼不壞。供燈者感肉眼明亮不壞的果報。
(3)、得於天眼。供燈者未來感天眼通的果報。
(4)、善惡智能。具備取捨善惡、明辨因果的智慧。
(5)、滅除大暗。具超勝智慧,能滅除自他相續中的愚癡黑暗。
(6)、得智能明。智慧超群,明辨是非,不為環境所左右。
(6)、不在暗處。生生世世不會轉生在邪見或黑暗之域,常處光明殊勝之地。
(7)、具大福報。轉生為具備大福報的眾生。
(8)、命終生天。命終後不墮惡趣,生於天界。若生為人,常處高貴。
(9)、速證涅盤。很快時間能證得聖者果位。
如來是真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如果我們以信心與恭敬、如理如法的行為來供燈,功德決定會得到。
2、供燈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答:供燈時首先應小心火災,注意安全;其次,在擦拭燈器時不能在上面踩、跨,並置於乾淨之地;燈油一旦燃盡,應立即撤下,切不可把空燈供於佛前;供完以後應馬上將燈器擦拭乾淨,不擦而繼續供是不敬的;不能用嘴吹滅供燈,可以掐滅或扣滅;平時供燈,口水不要掉進燈油裡。總之,一切所為以恭敬為要。
3、人死之後如果為他供燈,對亡者會有哪些利益?請引用顯宗、密宗的教證分別說明。
答:人死的時候,最好在他頭上方擺置阿彌陀佛像或上師像以及佛經,然後再供一盞或七盞燈,這樣做,對亡者非常有利益。《佛說施燈功德經》中說,臨終時如果有燈,將得到四種光明:一是太陽的光明,二是月亮的光明,三是天人的光明,四是佛陀的光明。《聞解脫》中說:嗔心重的人,死後會在油鍋中煎炸,倘若生前供過燈,就不會受這些痛苦;貪心重的人,死後會遇見惡人、惡鬼等景象,供燈的功德會讓他遠離惡業而轉生淨土;癡心重的人,死後感覺身體下沉,處於黑暗之中,供燈的力量使他遠離危險不會墮落;驕慢之人會聽到恐怖之聲,供燈可免除這些不善之音;疑心重的人,死後感受兵器傷害之苦,生前供燈會使他身處光明之中,避免兵器加害。
總之,對亡者來說,49天供燈不斷,供燈越多,利益越大。
《繞塔之功德》複習題
1、佛塔代表什麼?造塔、補塔、繞塔分別有哪些功德?
答:釋迦牟尼佛之前就有佛塔了,佛塔是諸佛的意所依,《密集金剛》雲:“諸佛之住處,宮殿乃佛塔。”小乘的《根本律釋》中說:“佛塔即法身。”《寶積經》中也說:“何人供養承事住世之我與涅盤後之佛塔,其二功德相等。”因此,佛塔是三寶的所依,是佛陀的法身,是佛陀的意所依。
造塔的具體功德,《佛說造塔經》中講得很詳細。《譬喻經》中宣說了十種功德:(1)不生邊國;(2)不受貧困;(3)不得愚癡邪見之身;(4)可得十六大國之王位;(5)壽命長遠;(6)可得金剛那羅延力;(7)可得無比廣大之福德;(8)得蒙諸佛菩薩之慈悲護佑;(9)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10)得往生十方淨土。佛教中,著名的帝釋天王(玉皇大帝)就是因造塔的功德而生的。
《佛說造塔延命功德經》中說,若以清淨心造佛塔,有七種功德:(1)於此生中,不為一切毒藥所害,壽命長遠,無有橫死,究竟當得不壞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冤家悉皆退散。(2)隨所生處,身常無病。一切眾生見皆歡喜。(3)無淨戒者能夠淨戒滿足,不調伏者能令調伏,不清淨者能令清淨,破齋戒者齋戒複生。(4)若犯四重及五無間極重罪業,悉得消滅。無始劫來障累皆盡。(5)若欲生男,即生勇健福德之男。(6)四大天王常隨擁護。(7)即使佛塔毀壞,變作微塵,風吹一塵散落他處,塵所經山林河海,一切眾生觸到此塵者,永更不受雜類之身,捨身受身常得見佛。
《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也宣說了造塔的許多功德,並說:“若五無間罪者,或在塔影,若遙見佛塔,或聞塔鐘聲,或聞其名,此人所有五無間罪、一切罪障皆得消滅。”所以,造佛塔的功德不可思議。
修補佛塔的功德也很大,《僧祗律》說:“真金千百擔,持用行佈施,不如一團泥,散心治佛塔。”
《右繞佛塔功德經》雲:“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斯由右繞塔。”佛塔是威力強大的聖境,稍作一點微小的善行,都足以讓我們淨罪積資。《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陀羅尼經》雲:“乃至應墮阿鼻地獄者,若於此塔一禮拜、一轉繞,彼等皆能得以解脫。”《波斯匿王教誡經》中說:“若人以淨心,繞佛塔佛像,來世怨敵敬,具德成法器。”因此,到了有佛塔佛像的地方一定要轉繞,釋迦佛教法下結緣的人,未來在彌勒佛的教法下會獲得解脫。
第九冊講記:
《吸煙之過患》複習題
2、煙草僅僅是一種草嗎?它有什麼樣的來歷?
答:在中國,煙草是明朝時傳入的,高僧大德一致認為,煙草不是尋常的植物,而是魔的惡願所成,故吸煙的危害非常大,不僅傷身耗財、成為下墮地獄之因,而且修行人相續中的境界與加持,也會因煙草的污染而消失。煙草的來歷,比較公認的有以下三種:
(1)佛陀於甚深禪定中,欲界他化自在天的兩個魔女以妖媚之術迷惑佛陀而未能得逞,二魔女懷恨在心,各發一惡願:大魔女取不淨糞拋向中國,形成了大蒜;小魔女取經血灑向印度,形成了煙草。故吸食煙草會逐漸損壞慈悲心,增長嗔心、邪見、愚癡,破壞修行人的一切功德。
(2)很久以前,魔王波旬臨死不能咽氣,他的大女兒說:“我殺害一千個眾生。”波旬不能死去,二女兒說:“我殺死一億個眾生。”他仍然不能死去。最後小女兒說:“我將經血灑向地裡,百般發邪願:願以經血為因生出毒葉,男女俗人尤其是入佛門的僧人吸煙,彼人耗盡壽命、福德,眷屬百姓受用衰減,彼人多病、畏懼怨敵,出現各種不幸,後世墮入十八層地獄。七世中三代人天眷屬不得解脫,千劫中不能從黑漆的煙館中解脫出來,煙草遍及之處,天龍八部被制伏。”所以,凡吸煙者,魔的加持與誘惑會入於心。
(3)佛陀轉法輪時,有個誹謗三寶的破戒弟子發惡願要在人間留下惡種子,讓眾生無法修學佛法。其人死後,因惡願而成魔,想把魔女生的蛋帶到印度破壞佛法,因佛光普照而無法進入,五百年後她再次出來興風作浪,又遇到蓮花生大師的佛光威力而無法搗亂。於是,她把魔蛋磨成粉灑向空中,隨風吹到印度毗鄰的城市,變成了煙草。
《吃肉之過患》複習題
4、有人認為,只要學密宗就可以吃肉,因為密宗會供中要享用五肉。這種想法正確嗎?請從各方面闡述其理由。
答:這種想法不正確。密宗並未開許所有的人吃肉,雖然密宗會供有享用五肉的說法,但《密集金剛》、《空行續部》等中都說了,這是修行境界達到很高層次之人的做法,能夠享用五肉的人必須對眾生有超度能力,若沒有這種能力,那看一下作表示就可以了,而不是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還有些續部中說,所謂吃肉乃是不了義的說法,它是指用無二的智慧吞掉分別念,而不是要把豬肉、牛肉吞進肚裡,所以,會供的含義並不是要真正吃肉。
三、《正法醍醐》
《二規教言論》複習題
第4節課
17、智者與愚者的區別是什麼?你屬於哪一種?
答:做任何事之前,具有智慧的人首先觀察,再做取捨。如若智慧不夠,則去請教智者。而愚者則事前缺乏觀察、請教,事後多生後悔,這就是智愚之別。如《格言寶藏論》所言“必定發生之事前,對此研究則分清,智者愚者之差別,事後觀察即愚者。”
第11節課
49、希求自利者和希求他利者,其結果會有哪些差別?
答:(1)、精勤饒益眾生的人,今生來世的功德和事業都會圓滿,因為,廣大財富和勝妙功德皆從利他中產生。而貪圖自利的人,始終都只知道為自己的利益打算,然而自利難成,雖成也小。
(2)、恒時精進利他的人,開始雖地位卑下、被人輕視,因為具有珍貴的利他心,此後地位將不斷提高,猶如蒼龍騰空一樣快速。而恒常希求自利的人,開始雖可能獲取較高的社會地位,但好景不長,很快就會衰敗。
有智慧的人雖然也謀求自利,但他們更重視利益他人。假如精進地利益眾生,那麼自己的事情也會間接地圓滿。
第3節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