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觀音大悲神咒的功德和妙用----釋仁清法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dfaa110100m5ii.html
《大悲咒》的出世間功德(根據光盤整理1) (2008-07-31 15:58:19)
釋仁清法師講法系列之——千手觀音大悲神咒的功德和妙用
地點: 山東省圖書館
法師: 釋仁清
時間: 2007年12月1日~12月3日
(根據光盤整理)
●大悲咒能掃清你修行道路上的一切障礙
●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咒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種佛土,隨緣皆能往生。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教影視傳媒 製作
山東章丘興隆寺 監製
釋仁清法師博克: http://blog.sina.com.cn/u/1275320922
E-mail:renru_3357@163.com
目錄導讀:
●總說
●大悲咒的出世間功德(共四)
一、 能往生十方諸佛國
引三條理證:
1、【引經文1】:“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
2、【引經文2】:誦持大悲章句者,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
3、【引經文3】:諸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做佛竟,號正法明如來。
二、證果成就
1、【引經文1】:我於是時始住初地。 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
2、【引經文2】:一切眾會皆獲果證。 或得須陀洹果。 或得斯陀含果。 或得阿那含果。 或得阿羅漢果者。 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 乃至十地者。 無量眾生髮菩提心
。
3、【引經文3】:有諸菩薩未階初住者速令得故。 乃至令得十住地故。 又令得到佛地故。
4、【引經文4】:若能為諸眾生,拔其苦難,如法誦持者,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
5、【引經文5】:口中馺馺誦此陀羅尼聲聲不絕者。 四沙門果此生即證。 其利根有慧觀方便者。 十地果位。 克獲不難。 何況世間小小福報。 所有求願。 無不果遂者也。
三、滅罪消業
1、【引經文1】: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2、【引經文2】: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 千佛出世不通懺悔。 縱懺亦不除滅。 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 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 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 今誦大悲陀羅尼時。 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 一切罪障悉皆消滅。 一切十惡五逆。 謗人謗法破齋破戒。 破塔壞寺偷僧祇物污淨梵行。 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
3、【引經文3】:與三七日,淨持齋戒,誦此陀羅尼,必果所願。 從生死際至生死際,一切惡業並皆滅盡。
4、【引經文4】:若諸人天誦此陀羅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 其中眾生。 得此人沐身之水。 沾著其身。 一切惡業重罪。 悉皆消滅。
5、【引經文5】:若誦持者行於道路,大風時來,吹此人身毛髮衣服,餘風下過,諸類眾生得其人飄身風吹著衣者,一切重障惡業並皆滅盡,更不受三惡道報,常生佛前。 當知受持者,福德果報不可思議。
6、【引經文6】:若行礦野山澤中,逢值護浪諸惡獸,蛇蚖精魅魍魎鬼,聞誦此咒莫能害。
四、能利益三界
1、【引經文1】:三千大千世界,幽陰暗處,三途眾生,聞我此咒,皆得離苦。
2、【引經文2】:有諸菩薩來階初位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位地故,又令得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3、【引經文3】:若聲聞人聞此陀羅尼,一經耳者,修行書寫此陀羅尼者,以質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門果,不求自得。
●大悲咒的世間利益(共九)
世間利益共分九項:
一、 不受惡死:
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種惡死也。
其惡死者,一者不令其飢餓困苦死。
二者枷禁杖楚死,三者不為冤家仇對死
四者不為軍陣相殺死。 五者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
六者不為毒蛇蠍所中死。 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
八者不為毒藥所中死。
九者不為蠱毒害死。
十者不為狂亂失念死。
十一者不為山樹崖岸墜墮死。 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 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
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 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
二、得十五種善生
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
二者常生善國。 三者常值好時。 四者常逢善友。
五者身根常得具足。
六者道心純熟
七者不犯禁戒
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 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
十者恆得他人恭敬扶接。 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 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隨。
十三者龍天善神,恆常擁衛。 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 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三、能夠治病。
列舉了三條:
1、【引經文1】:若為惡蛇蠍所蟄者,取乾薑末咒一七遍,著瘡中,立即除瘥。
2、【引經文2】:若患耳聾者,咒胡麻油著耳中即瘥。
3、【引經文3】:若患一邊偏風,耳鼻不通,手腳不隨著。 取純牛酥咒三七遍,抹亦瘥。
四、降魔
1【引經文1】:觀世音菩薩所此咒已,十方諸佛悉皆歡喜,天魔外道恐怖毛豎。
2【引經文2】: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諸天魔,制諸外道
3【引經文3】:若在山野,誦經坐禪,有諸山精雜魅魍魎鬼神,橫向惱亂,心不安定者,誦此咒一遍,是諸鬼神悉皆被縛也。
五、能超度
1【引經文1】:有持此咒故,所生之處恆在佛前,蓮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2【引經文2】: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 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
3【引經文3】: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陰暗處,三途眾生,聞我此咒,皆得離苦。
4、“滅惡趣陀羅尼咒
六、上可安邦治國
七、,下可息災合家
八、利益農田
九、龍天護持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共八)
一、祈請觀世音菩薩來法
二、結界之法
1、第一,為什麼結界?
2、第二, 怎樣結界?
三、大悲索法
四、大悲水、大悲砂、大悲香油等的加持方法
五、平時課誦法
六、消災延壽法
七、滿一切善緣的方法
八、大悲咒的閉關的方法
(注:第一輯)
總說:
大悲咒的功德利益,分三項。 第一項:大悲咒的出世間功德。 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悲咒不具備出世間的功德的話,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我們沒有必要去讀誦,沒有必要去宣講。 第二是世間的利益,為什麼宣講它,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有非常多的用處,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修行當中,有非常多的相應點。 也可以這樣說,大悲咒,是末法時期修行人不可多得的相應法。 這是大悲咒的世間利益。 第三是大悲咒的靈感舉例。 (如果時間不允許,就不講了,主要講大悲咒的出世間功德和世間利益).
●大悲咒的出世間功德利益
出世間功德,用四條理證來給大家解釋。
一、 能往生十方諸佛國
【經文】: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 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
第一條理證,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條非常重要,為什麼非常重要? 剛開始時,我已經講了,為什麼要講大悲咒,是因為有一些個別的不了解大悲咒功德的人,在造口業誹謗大悲咒。 那麼這第一條你在聽完了以後,可能就停止了這種惡業。 經上是這樣說的,能夠往生佛國。 通過三條我們解釋,能夠往生諸佛國,通過誦大悲咒,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能往生諸佛國。 這是經書上說的。
1、我們引三條理證,第一:“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這條非常重要。 我希望大家把這段背過它。 為什麼背過它呢? 假如有緣,你聽別人說“大悲咒沒有用了,你念大悲咒幹什麼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你可以說,不要這樣,你不要這樣說,不是你說的這種,佛在經上說,“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若諸人天就是,如果一切有緣的人,特別是人間的人或天上的人,因為人間的人和天上的人,能夠有緣得聞佛法,也可以有緣修持佛法,如果講到三惡道的話,那就太難了。
比方說,我們經常放生,把那條魚買過來,你就是念念佛,給它做個迴向,打個皈依,就放了,是不是? 很少有人,家裡養條魚,你誦經,讓它也張口誦經,你念佛叫它跟著你念佛? 到了第三天一看,撂倒了。 撂倒了就是死了啊,很少那樣,為什麼呢? 畜生道,得聞佛法的機會太少了,修持佛法的可能也少了。 所以說,眾生能夠得到人身,我們也叫做暇滿人身,我們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 珍惜我們得人身的這次機會,好好修行。
你像地獄道,地獄道的眾生,他最大的特點,剎那剎那被痛苦所煎熬著,剎那剎那都在火裡燒著,剎那剎那都在冰裡凍著,所以,他沒有機會聽聞佛法,更不可能有機會去修行佛法,所以在經上,經常講,若諸人天,就是一切有緣的人啊、天人啊。 “誦持大悲章句者”,就是誦持大悲咒的人,誦持大悲咒的天人。 “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就是誦持大悲咒的眾生,到臨命終的時候,十方的佛都來,從字面上看,都來“給你一隻手”。 授手嘛,授,就是從上到下給予的意思。 十方諸佛都來給你一隻手,你說是乾什麼呢? 你臨命終了,佛給你一隻手幹什麼? 來接你的啊。 “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 以前,我舉過一個例子,你帶著你的銀行卡,銀行卡上有一千萬元,去商店了,一個專賣自行車的一個商店。 那個商店,專賣自行車,高檔的、中檔的、低檔的,外國進口的、國產的都有,什麼牌子的也有。 然後你就對老闆說了:老闆,我想買自行車。 老闆說,你想買什麼價位的。 你就說了,這張卡上一千萬元。 你說老闆會說什麼? 會說什麼? 那個老闆會這樣說:“你,挑!”。 如果再仔細一點,他會這樣說:“你隨便挑!”。 為什麼? 你買一輛自行車,隨便挑哪一輛,你這個卡用不完。 懂不懂?
誦持大悲咒,也是這樣。 誦持大悲咒,它有出世間功德。 出世間的功德,如果用在往生上,就是十方佛都現前來拉你,你想上哪就上哪。 那阿彌陀佛也來了。 為什麼? 他是西方嘛。 十方嘛,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經常這樣說啊,包括了一切一切佛,這裡泛指一切佛。 都現前來拉你,“給你一隻手”。 在這裡有一個例子、一個故事:道教有一個呂洞賓,八仙過海上有一個呂洞賓大家知道吧? 這個呂洞賓是修仙術的,根據《大智度論》上說,外道這個仙法,也有神通,只有七日。 可諸佛菩薩那種神通,它叫久近自在,久就是遠,近就是近,那個時間,你想讓它多長就多長,自在隨緣嘛。 那個外道的神通變化,最長七日,在《大智度論》上,是這樣說。
呂洞賓成仙后,他能夠點石成金。 他要找徒弟啊,道家修仙,也要找徒弟,度眾生啊。 他發現一個小吃店的老闆,和他有緣,具備道風仙骨,那種樣貌。 呂洞賓一看,他適合做我徒弟。 也可能有點道道,練成仙法,下一步,他就來度他。 怎樣度他呢? 呂洞賓一開始,不說他是呂洞賓,化身為一個老頭,上他的飯店去吃飯,說今天沒帶錢,記賬。 問你在哪住? 就在那裡。 告訴了老闆。 好吧,記賬吧。 第二天,又來吃飯。 老闆,今天又沒帶銀子,記賬。 老是記賬,老是記賬,老闆害怕了。 銀子不少了,你啥時候結賬啊? 老闆問他。 呂洞賓說,今天又沒帶銀子。 老闆說,那不行,你這樣能行嗎。 你欠我很多銀子了,你啥時候給,你到底有沒有銀子? 呂洞賓就說了,為什麼沒有銀子,你看那裡,那是什麼? 指著飯桌上的一個碗。 就是一個普通的瓷碗、泥碗嘛。 呂洞賓這麼一指:“你看那是什麼?”,那個碗馬上變成金的了。 老闆一看變成金碗了,實實在在啊。 呂洞賓又一指一雙筷子說:“你看那是什麼?”一指,筷子變兩根金條了。 金筷子。 老闆傻眼了。 金碗和金筷子足夠呂洞賓來吃一陣的了,很富,這個老頭厲害,這個老頭點啥都是金的,他能沒錢嘛。 呂洞賓就說:“你說,你要什麼?”意思是引導他,假如你跟我學的話,我就收你為徒,傳給你道法。 就問他:“你是要碗呢,要筷子呢,還是要法?跟著我修行呢?”這個老闆兩個眼瞪得老大,就開始盯著他的手指頭看,最後說了一句話: “我想要你的手指頭”。 這手指頭指哪兒哪是金子。 呂洞賓一看,唉呀,朽木不可雕也。 這是個故事啊,說這個手啊,授手啊。 “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這是第一條理證,這一條,希望大家可以背過。 這是大悲經上的原經文,佛說的。
2、【經文】:誦持大悲章句者,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
第二條,是觀世音菩薩也說了:“誦持大悲章句者,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與地藏菩薩發的願相同,跟阿彌陀佛發的願相同。 就是這樣說:假如,你誦大悲咒,如果不能夠往生諸佛國的話,我就不成正覺。 就等於說,我不成佛。 根據經上記載,觀世音菩薩授大悲咒以後,經過無數劫的修行,最後成佛了。 哪一尊佛呢? 正法明如來。 也就是說,觀世音菩薩發願後,通過多生多劫的修行,證得佛果,叫正法明如來。 這在這部經典的後半部分提到了,釋伽牟尼佛親口說出來的,觀世音菩薩是一尊古佛再來。 也可以這樣說,觀世音菩薩發這個願以後,他成佛了。 那麼他這個願成就了。 誦持大悲咒的人,如果不往生諸佛國的話,我就不成佛。 可是現在呢? 我們從經上可以看到,他已經成佛了,就等於說,他這個願成就了,他這個願成就,我們可以這樣正確地理解,就是說,誦大悲咒的人,能夠往生諸佛國。 這一條,實際是上一條的一種補充。
3、【經文】:諸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做佛竟,號正法明如來。
能夠往生十方諸佛國的第三個理證,也是一段經文。 佛在大悲經裡這樣說:“諸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做佛竟,號正法明如來。”這是後半部分的經文。 我們列舉這段經文,做進一步的補充。 號正法明如來,因為觀世音菩薩在過去曾經成佛,是正法明佛。 那為什麼他現在是菩薩之身形呢? 是【引經文】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 幫阿彌陀佛廣度眾生,幫著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 實際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廣度眾生,“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做菩薩”。 然後釋伽牟尼佛有個咐囑:如等大眾,諸菩薩摩訶薩,釋迦牟尼佛安撫所有在坐的,包括阿難,諸菩薩摩訶薩,梵、釋龍神,皆應恭敬,莫生輕慢。 皆應恭敬,恭敬什麼? 恭敬觀世音菩薩,恭敬觀世音菩薩所說的大悲咒。 是這兩重的含義。 莫生輕慢,這是佛的教誨。 為什麼呢? 大悲神咒,就是不可思議,不要生輕慢之心,輕浮之心,和傲慢之心,是這個意思。 在佛法面前,我們任何修行佛法的佛弟子,都是個孩子。 你修的再好,都只能做佛陀的一個好學生。 最後證得與佛無二無別的圓滿的佛果。 你修的再好,也不可能當佛的老師。 我們一定要樹立起這種正知見來。 不可能當佛的老師,更不可能以輕慢心,給佛改經。 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
【經文】: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一切人天,常應供養。 供養什麼? 觀世音菩薩和大悲咒。 剛才說了,得初地以上,即為聖者。 “即入聖位”。 觀世音菩薩一開始,“已入初地”,一聽大悲咒,“頓超八地”。 登八地了,不退地了,應該被人和天人所供養。 單純說觀世音菩薩的話。 那說大悲咒呢? 更是功德無量無邊。 所以說在這裡,釋迦牟尼佛咐囑在場的人,包括我們後來有緣得聞佛法的人,“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後面還一句話:“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在這裡說的專稱名號,是說專稱觀世音菩薩名號。 專稱觀世音菩薩名號,也能“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這是一個什麼理證呢? 就是說,如果,你光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照常能夠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第一條理證我們講到,如果你讀誦大悲咒、修持大悲咒,臨命終的時候,十方諸佛都來迎接你。 你想往生到哪個佛國,隨你的願,隨你本人的願。 你想往生到哪一個佛國,都是可以的,都能夠達到。 這是大悲神咒出世間功德的,不可思議的諦實力的加持。 是這個意思。 我們聽聞了這段經文以後,一定要樹立起正知見來。 你可以這一生當中,不念觀世音菩薩,但是不可以有一剎那,認為念觀世音菩薩沒有用。 懂不懂? 明白這個道理吧? 這是一個理念,並不是說,你們聽了大悲咒以後,馬上大家統統(去修)大悲法門了,是不是? 大悲法門、淨土法門、禪宗法門、律宗法門等等等等一切宗派,統統只有一個法門,了脫之道,佛的法門。 所以,在很多地方,很多場合,個別的佛弟子有問:師父,請問,你是修哪個法門的? 這個話不太好回答。 我就這樣回答,老老實實地回答:非常抱歉,我現在還沒有到分法門的那種程度,現在還沒有分法門,我現在只和佛一個法門。 所以說,“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個概念。 一個什麼概念呢? 時間。 我們通俗一點的講:叫時節因緣。 在這裡提出來一個時間概念。 關於時間的另外一種說法,隨著經文的展開,我們在後面還有,你比如說一七,七七,多少天等等。 在那兒再講,在這兒講一個時間是個什麼概念呢? 就是說“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個“臨命終時”,剛好就是一個時間問題。 比方說你過去種的那個善根厚,福報大,你這一生得人身後,你可以活到800歲,跟那個彭祖一樣。 那麼,799以前啊,一般情況死不了。 跌到河裡,衝了一段,又上來了。 上吊,繩子就斷了。 人家給你投藥,可能是假的,可能沒起效。 對不對。 你想自殺不成功。 除非有一條。 哪一條呢? 你大成就了。 得大自在了,來去自如了。 隨便走,那麼不到800歲你也可以走。 所以一般情況,我們這一生得了一個可以活到800歲的色身,那麼你就老老實實把它幹到800歲。 這個800歲,800年干什麼呢? 除了正常的生活以外,你要努力精進修法,隨緣度眾。
這個菩提心,另外一個層面叫度眾。 度眾,我們把它說的通俗一點,簡化一點,叫“為別人著想,為別人付出,為別人服務”。 所以我在去年一篇論文當中,寫過這麼一段。 “如果,每一個人,都存著我為人人這一顆心,那麼咱們每一個人都處在人人為我的這麼一個祥和的環境當中”。 是不是? 你也是“我為人人”,我也是“我為人人”,大家都“我為人人”,你在這坐著,你是不是處在一種人人為我的一個非常祥和的社會環境當中啊? 所以大家必須要有正確的理念啊。 這個講到臨命終的時候,佛陀現前來接,不要求急。
在這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我舉過好幾次,在這裡再舉一次。 有的可能是第一次聽。 我們在建寺的時候,因為通過6年寺院的道場證才批下來嘛。 6年當中啊,我們一直在努力,99年開始建寺,大約是2000年那一年,我出去有事情,出發有事,我那個寺院裡有個山洞,我最初是住在山洞裡的。 2000年那年我出發,這時候呢,看寺院的一些護法,就給我打電話,他說:師父,不好了。 我說怎麼又不好了? 他說,有一個居士啊,到我們山洞來,想往生。 我一聽,我們寺院還沒建成,道場證還沒批下來,就有來往生的了啊。 倒是好,我說,一個什麼情況? 他說,就是誰。 我一聽,我了解他,他這個身體啊,非常棒,精神頭很足啊,他說他跟他媳婦打仗了,不想過了。 這是不想活了,煩了,然後到我們山洞來往生,想在這住著,人家叫他,也不理人家,到吃飯了,人家給他送飯也不吃,抱了幾把柴草,把洞口一擋,就誰也不理了。 給我打電話的居士就說了,擔心啊,他說,師父,他要真死了。 我們叫往生啊,公安局叫死了。 這個玩意兒它惹事啊。 這我一想啊,就說:“你不要理他,三天,準餓出來了”。 到了第三天餓出來了嘛,悄悄回家吃飯去了。
所以這裡講到時間,還是幫助大家正確理解,樹立正知見。 你看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一直到若七日,其人一心不亂,其人一心不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他犯了兩個錯誤,第一,他和他媳婦打仗,不想活了,大亂,不是清淨心,不是功夫成熟了;第二呢,不是臨命終。 所以大家要知道,時間。 時間。 還有的人說啊,你看,我修法修了好多年了,沒有任何感覺。 好像是什麼也沒有變化,在這裡舉一個例子,功德,可以是無形無相的。 這個功德,它可以產生世間那種利益,功德怎樣才能產生世間的利益,就是因緣和合。 因緣和合,它才會以世界的利益的形式產生,哪一種呢? 你比方說:消災免難啊。
再舉一個例子,還是我們興隆寺一個居士。 他在黃河以北一個工地上,給人家看攪拌機。 在工地上看機子,平常呢,他是念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 在工地上有一天呢,停電了,他就把那個電閘拉下來了,待了好長時間,還是沒來電,他想啊,來了電也不知道,耽誤人家的工作,他就親自把這個閘又合上了,合上以後又待了一段時間,他就想啊,你看時間一長啊,那裡邊有很多渣子,需要清洗一下,那麼他就拿著個鎚頭,拿著個鋼釬,鑽進去了,鑽進那個12個齒的攪拌機裡面了,攪水泥的嘛。 在裡面邦邦邦一敲,巧了,那個發動機,“嗡”,來電了。 他這個“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沒念完,他出來了。 出來以後,把小腿肚子劃破,一隻鞋,黃球鞋拉在裡面,攪碎了。 錘子把攪斷了,木頭的嘛,鋼釬,擰成麻花了,他這個人出來了。 是秋天發生的事,到第二年的正月初四,一步一個頭,一步一個頭,跪拜到興隆寺,跪拜到佛面前,哇哇哭,一個大老爺們,我說你哭啥啊,受的什麼委屈。 他說:師父,我這個命啊,是佛菩薩給的。 然後他就講了這一段了。 當時我跟他開玩笑,我說,你平常在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在念大悲咒的時候,你是不是祈求了:“觀世音菩薩啊,我到哪一天哪一天,我鑽進去的時候,一嗡的一聲,你把我拉出來啊”。 他打了個愣就說,“唉喲師父,假如我知道那時候嗡的一聲,我不往裡鑽啊”。 為什麼呢? 我是想給他講一個道理聽:確實是,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往往都是不知道的。 是不是,如果說知道了,我們不去,或者是上馬路啊,或者去下水啊等等,或者坐車啊等等,能夠避免,有些事是能夠避免的。 因為我們這個業障啊,無明啊,業力的牽引啊,無明的遮障啊,我們不知道災難什麼時候發生。 因緣果報現前的時候,那麼災難必然要現前。 如果你修行了,平常產生的功德,積累的那種福報,可能就在那一剎那顯現。 所以說,功德是無相的,它可以以有相的身形,有相的這個形態來表現出來。 你比方說消災免難,剛才這個是免了命難。 最後他說:師父,到現在我不知道怎麼出來的。 他到現在一直不知道怎麼出來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種違緣,有的地方也有發生,人在裡面幾乎都不成樣了,它是個攪拌機嘛。
這裡講到這個時間。 時間和這個因緣。 我們修行呢,一定要正確理解佛陀的真實含義。 我們不要怨天尤人,臨命終能夠往生能夠成就,這是一個時間概念。 一般說,我們當生成就啊,還要正確理解。 當生成就,有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個層面:念佛的人,能夠保證往生,這就是叫做當生成就了。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念佛人,目的就是為了往生西方,究竟目的是為了了脫。 具體這個第一步,需到阿彌陀佛那兒,能夠保證往生不再輪迴了。 在阿彌陀佛那裡再去修行,最後證得佛果,也可以叫做當生成就。 還有一種當生成就:確實有能夠當生成就的佛法,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得聞。 也不是所有的人,得聞了這個當生成就的法以後,都能夠達到當生成就的這個目的。 佛教當中確實有當生成就的法,我們一定要知道。 一定要知道。
在這裡要再展開一點,有的人就這樣說了,你們女的,好好修吧,好好修吧,修什麼呢? 最多最多也就是再來世當個男的。 唉,你看吧,很多女居士都灰心了,哭著:師父,我修了好多年了,最後一聽,不大理想啊。 我說你達到個什麼理想。 一個人說了你修著修著,最多是來世再成個男的再來修行。 我說:錯了,錯了。 為什麼錯了呢? 阿彌陀佛這個接引願,沒分男女啊。 是不是? 包括惡鬼啊,包括蟲子,你只要有緣,都能往生西方極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這個身相,跟阿彌陀佛一樣相好。 沒有差別,沒有醜陋,和阿彌陀佛身相一樣,沒有男女相,都是佛相。 這個過程怎麼完成的呢? 就是在往生過程當中完成的。 從阿彌陀佛接引,從接引一直到西方,這個過程就完了,就這麼簡單。 非常快,你看,觀無量壽佛經中說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需要多長時間呢? 彈指傾,回頭傾,如壯士舉臂傾,一剎那啊,很短很短的時間。 我們女眾不要灰心喪氣,當生成就的女眾的例子是有的,龍女啊,供養了一顆龍珠,當生成佛。 哪怕只有一個例子,也可以說明這是可能的,法的不可思議的功德,誰修誰得。 就是這個含義。
《大悲咒》的出世間功德(根據光盤整理2) (2008-07-31 16:08:05)
標籤:宗教道位阿羅漢果大悲咒三界教育 分類:講義
二、證果、成就
再講大悲咒的出世間功德的第二條理證。 這個第二條理證是,能證果、成就。 共分五條。
能夠證果,能夠成就,是一個修行人的最終的目的。 就是最終成佛嘛。 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修行啊,不是為了求世間福報。 求的是一種了脫,是一種證果,是一種成佛,大悲咒,有這種能夠證果,能夠成就的出世間的功德。 所以我們才有修學的可能。 才有聽聞的必要,是這個含義。
1、【經文】:我於是時始住初地。 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
五條,第一條,觀世音菩薩初次聽千光王出世間如來說那個大悲咒的時候啊,有這麼一段經文:觀世音菩薩說“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這段經文,頭午我們已經引用了。 在這裡呢,不再展開講了。 就是這一段,是能夠證果的一條理證。
2、【經文】:一切眾會皆獲果證。 或得須陀洹果。 或得斯陀含果。 或得阿那含果。 或得阿羅漢果者。 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 乃至十地者。 無量眾生髮菩提心。
第二條:觀世音菩薩在講了大悲咒以後呢,是這樣說的,就是在經上啊,觀世音菩薩把大悲咒宣講給所有的在座的人聽,宣講完了大悲咒以後啊,緊跟著一段經文,是這樣說的:“一切眾會皆獲果證”。 這就是證果的非常明顯的一條例子。 後面一個列舉:“或得須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羅漢果者”、“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無量眾生髮菩提心。”分三個自然段,這三個自然段,實際是三種不同根性的在聽聞了觀世音菩薩講完大悲咒以後,所得到的不同的果證。 能夠證果的理證嘛。 第一小段是講的小乘根性的眾生聽聞大悲咒以後啊,他們得到的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或者是阿羅漢果。 這是小乘根性的眾生所得的四種果證。 也叫聲聞乘。
在這裡展開講一下。 須陀洹果。 就這四果啊,第一果是須陀洹果,是小乘佛教的初果。 所謂這個小乘佛教也是佛教。 他們的經典也是正確的,也是正法。 我們這些修學大乘佛教的人,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角度去誹謗小乘佛教,也不能去誹謗小乘根性的人。 為什麼? 他就是那種根性,就是那種因緣,就是那種福報,就應該聽聞小乘的佛法。 通過小乘的佛法的修證,最後證小乘的果位。 所以,佛經當中分五乘嘛。 分五乘啊,你比如說: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等等。 任何一部分佛經都是正確的,都是正法。 因為那一部分佛經是講給有緣的人,就是那部分根性的人聽聞的。 小乘根性的人,他只能接受小乘佛教的教化,最後是證得阿羅漢果位。 這個須陀洹果呢,是小乘佛教的初果,也叫第一果,有好多種翻譯,也叫入流果啊,也叫預流果。 就是入聖道法流。 因為這四道當中的初果,也屬於聖人果了。 入聖道法流的這種人呢,就是已經斷了三界的見惑,斷了三界的見惑,進見道位。 其輪迴的生死,最長在天界當中,各往返7次。 如果你證得初果,就必然是見道位,這個見道位就必然是開悟了。 這種呢就是斷了三界的見惑。 斷了三界的見惑,他能夠在人間和天上往返7次,不會再墮落惡道。 不會再墮落三惡道,惡鬼啊、地獄啊、畜生啊,是這樣。
第二個果位是斯陀含果。 斯陀含果是小乘的第二果,也叫一來果。 也叫一來果。 如果證得斯陀含果,這個人就斷了欲界九品思惑的前六品。 他還有欲界思惑當中的後三品還沒有斷,他需要到欲界再來一次。 再來欲界一次,所以他叫一來,一次往返。 也叫一來果,這個斯陀含果,是修道位,這個二果是修道位,三果也是修道位。 剛才講的須陀洹果呢,它是初果,它是見道位。
在這裡講的開悟。 好幾年以前,有兩個居士到我們寺院,就是請教關於開悟的問題。 說:師父,什麼是開悟啊。 我說:搞不清,因為我沒有開悟。 他說:誰誰誰可能是開悟了。 我說:搞不清,因為他沒告訴我。 我也沒有資格也沒有那個能力去給他印證。 我就反問了:你怎麼知道誰誰誰開悟了呢? 因為那個誰誰誰說了,他看到光了。 我說:噢,如果說看到光就是開悟的話,我每天都開悟一次,為什麼呢? 早上一睜眼就看到光了。 最起碼是看到燈光了。 你起得早太陽還沒升,但是要拉燈啊。 一睜眼一摸電門,叭,看到燈光了。 就開悟一次,看到太陽光,就再開悟一次。 閉上眼再睜開眼又開悟一次,那啊呀太容易了。 他們一聽不對勁啊,這個答案不對勁啊。 好像是:噢原來開悟不是如此。 古代高僧大德開悟啊,就是見性。 見佛性,佛性沒相。 沒有形象,沒有任何的形象。 看見光,光也是一種相,明白吧? 看到顏色也是一種形象,看到男的也是形象,看到女的也是形象,看到佛也是形象,也就是一種形象而已,僅僅是一種境界而已,並不是說你看到相了就是開悟了。 看到相了,說明你的眼還是好好的嘛。 不管近視也好遠視也好,反正你那眼能看到東西了。 僅僅是一種色塵而已。 就是外境,不是開悟了,開悟是見性,見性本無相。 那麼古代高僧大德怎麼印證開悟呢? 他不僅僅是看到什麼,而是印證,通過過來人給你印證。 印證完了,比方說你開悟了,你找你那師父印證,你師父給你印證了說:“嗯,然”。 “嗯,如是”。 你師父給你印證你開悟了,反而他不說你開悟了。 在這裡又講到一個妄語的問題。 這也是個原則性的問題,那麼我們在頭午提到了。 假如你開悟了,不通過印證,你宣講你開悟了,都是大妄語。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啊。 那個須陀洹果啊,必然是開悟了了的人,見性了的人,見了佛性了。
到了第二果,斯陀含呢,它是一個修道位。 到了第三果呢,第三果是阿那含。 阿那含也叫不來啊。 為什麼叫不來呢? 它也在修道位,但是它比二果又高了一果,這種人是盡斷欲界的一切煩惱。 盡斷欲界的一切煩惱,後當生於色界和無色界,不來欲界了。 所以說稱為不來,也可以叫不還。 二果是一來嘛,初果是七次往返嘛,欲界。 那麼到三果呢,就不來了。 不再來欲界了,它可以再到色界和無色界受生。 這叫第三果,也叫修道位。
到了第四果,就是叫阿羅漢。 這個阿羅漢,可能是我們佛弟子啊,經常能聽到這個詞。 或者看電影啊,或者看武打的小說啊。 你看電影上,兩軍對壘啊,往往是僵持不下,死傷很多,就是分不出勝負來,這時候突然間一個和尚披著袈裟出來了,把大手一揮,一股黑風過去,死傷一大片啊。 電影上往往是這樣啊,所以很多人都說:啊了不起啊,和尚會打拳。 所以電影上宣傳的,給很多人留了個什麼印象呢:和尚是殺人魔王啊。 所以我走到哪裡,那些不太了解佛教的,斜著身子看著你,不敢近你的前。 為什麼呢? 怕我一招過去他受不了。 往往還有人問:嗯,少林寺來的嗎? 我就點點頭:少林寺來的。 少林寺的和尚,不光會武啊,還會講法。 所以佛教,他有非常深奧的理念。 佛學知識博大精深。 古代的僧人,很多是練武的。
阿羅漢呢,在之前我們可能沒有正確理解。 給大家解釋一下,阿羅漢啊,是證道位。 證道位,阿羅漢也叫聖人,它是印度話,為什麼不翻譯成聖人呢? 為什麼不翻譯成證道位呢? 因為阿羅漢裡面還有好多好多種含義。 你翻譯成哪一種,也不能概全,所以還是用印度話阿羅漢來代替它。 它是證道位,通過初果,二果,三果,到第四果就是證得道了,證得大道了。 不再輪迴了,可以進入涅磐境界。 但是阿羅漢進入涅磐境界是一種偏真涅磐,他完全有別於我們凡夫了。 所以我們叫六道輪迴眾生,一到了阿羅漢,他叫聖人。 但是這種聖人呢,是小乘根性的人所證得的一種果。 小乘根性最終能證得阿羅漢果位,再高沒有了。 那麼有一部分阿羅漢呢,就進入涅磐境界了,享受法樂去了,進入偏真涅磐。 而另外一種阿羅漢呢,就是回小向大,回小向大就是說,放棄小乘修法,來脩大乘佛教,修六度,再修菩薩道,最後去趨於佛果,去圓滿佛果去。 所以阿羅漢分兩種,是這個意思。
阿羅漢他這個含義有這麼三個。 第一個含義就叫殺賊,殺賊啊,實際是殺盡煩惱之賊。 佛教當中,把這個賊稱為煩惱。 人如果是有煩惱,他必然有輪迴之因。 所以證得聖人之位,達到證道位了,就是斷盡一切煩惱,沒有煩惱了,所以就沒有賊道了。 所以在這里阿羅漢有一個含義,它是殺賊。 這裡那個殺賊並不是抓了個強盜抓了個小偷去殺掉他,而是斷盡了一切煩惱。 就是斷盡了輪迴之因。 他可以不輪迴了,所以它叫殺賊。 第二呢,就是叫無生。 無生啊,就是解脫了生死了。 不再輪迴了,不受後有了,進入涅磐了,就是這個意思,叫無生。 第三個含義叫應供。 應供啊,是他有資格受天人和人間的供養了,因為他是聖人了,不管是人也好天人也好,能夠供養聖人,將會得無量無邊的福報。 功德是很大的,這個在很多經典上有所提示。 我們在這裡不展開了。 在這裡舉一個例子,講阿羅漢能受天人供養。 釋伽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有很多的弟子啊,特點各不一樣,其中有很多很多是證得阿羅漢果位的弟子。 其中有一位弟子叫牛嘶尊者。 牛嘶尊者,就像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一樣,牛嘶尊者呢他也有一個第一,什麼第一呢? 是受天人供養第一。 牛嘶尊者當時證得了阿羅漢果位,他有資格享受天人的供養。
為什麼他是受天人供養第一呢?這有一個來歷。 牛嘶尊者在過去世曾經出家,當一個小沙彌,當他當小沙彌的時候,碰到一個老和尚在修行,這個老和尚年齡很大了。 這個色身嘛,年齡一大了,這個色身就顯得老了,乾枯了,所以這個老和尚誦經的時候、修行的時候,他這個嘴啊,老這麼嚼。 上牙和下牙老是打顫,就像那個牛反芻啊,嚼嘛,懂吧? 一說“倒磨”懂吧,就跟那個牛“倒磨”一樣。 牛它就是這種果報,必然那樣。 這個老和尚誦經也是嘴老打顫老打顫,這個小沙彌就說了:你看你個老和尚,你念經你就好好念吧,你看你像那個牛“倒磨”一樣。 這個老比丘一聽,馬上提醒這個小沙彌,他這樣說:你啊,趕緊懺悔。 為什麼我讓你趕緊懺悔呢? 你不是誹謗了一個一般人,你是誹謗了一個聖人。 因為我證得阿羅漢果位了。 那個小沙彌一聽:那了不起了。 誹謗了聖人了,因為那時候修行人都懂這個規矩,僅僅是一句不經意的話。 那麼這個沙彌一聽啊,罪過大了,誹謗了阿羅漢了。 就趕緊懺悔趕緊懺悔,由於他極力的懺悔,猛力的懺悔,他死後啊,沒有墮落地獄,而成了一頭牛啊。 為什麼他得了這麼個苦報呢? 沒有下地獄而墮落畜生道。 相對來講報輕了,因為他曾經懺悔過。 為什麼成了一頭牛呢? 因為他說人家,說那個聖人,跟牛一樣倒磨,他就當牛,也去倒磨去了。 是五百世,這個牛嘶尊者的前生啊,是五百世為牛啊。 五百世懂嗎? 五百世為牛就是五百生都是牛。 那麼既然是牛,一個正常健康的牛,它就倒磨,就等於說它倒磨了五百世。 這一生當中投生為人,就是果報報完了,這一生當中是人了,由於過去世曾經出家,曾經種過善根,那麼得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攝受他出家了,通過修行,證得阿羅漢果位了。 但是呢,阿羅漢有個特點,“尚有餘習未除啊”,這是天台宗說的啊。 一個即使證得阿羅漢了,尚有餘習未除啊。 這個牛嘶尊者這個餘習,也沒有除乾淨,哪一個餘習呢? 就是倒磨。 這個牛嘶尊者證得阿羅漢果位以後,他這個嘴啊也經常這麼倒磨。 這是一種串習,就是不好去改。 釋迦牟尼佛為了慈悲當生的眾生,意思是你要是托缽化緣的話,在人間可能有人說你跟牛一樣,那麼誰說你跟牛一樣,也可能下地獄了。 為什麼,你現在也是阿羅漢了。 是不是,過去你說個阿羅漢像牛一樣,懺悔了還是條牛呢,就是這個含義。 所以釋迦牟尼佛啊,為了現在的眾生,所以不讓牛嘶尊者在人間托缽化緣。 一到吃飯的時候,就命令牛嘶尊者:你,不要在人間托缽。 你拿著缽,天上吃飯去。 阿羅漢都有神通啊,一到吃飯的時候,托著個缽,“唰,”天上去了。 因為天人啊,有神通,天人啊他比這個人啊,相比之下,他這個業障輕,輕多了。 他們也知道牛嘶尊者為什麼倒磨,所以他也不去造這個口業,天人都知道。 突然間地下飛起來個阿羅漢,托著個缽,天人來供養,花啊,甘露啊,這個頂禮啊,求法啊,天人也可以種福田嘛,就是這個含義。 所以牛嘶尊者是釋迦牟尼佛弟子當中,受天人供養最多的一位。 也叫受天人供養第一。
一個人如果證得阿羅漢的話,根據經上說,他六種神通悉皆具足,六種神通悉皆具足,能在空中飛行,這個在《觀無量壽佛經》當中就體現出來了。 《觀無量壽佛經》那不是韋提希夫人問釋迦佛嘛,他的弟子從空中飛行來,為頻婆娑羅國王,或者受八關齋戒,或者講法。 空中飛行嘛,根據論典上也是這樣講的。 這個得了阿羅漢以後啊,六種神通悉皆具足。 舉一條神通,叫“神境智證通”。 經上有一個“神境智證通”,聽說過沒有? 簡單的講叫“神足通”。 頭幾年很多氣功應世,那麼很多氣功他們的宣講也是有六種神通啊,最少是宣講有五種神通,其中有一種神通叫“神足通”。 氣功界也講這個,但是佛教當中這個神境智證通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經上有過描述了,就是能變內境,能變外境,神境嘛。 變內境是他能把自己化現了,舉一個例子說,如果我有這個神足通的話,坐在這裡講法,如果我顯神通的話,可以變現,那不是我了,可以變現,把自己變了,也可以能變人,這朵花是花嗎? 一發神通它不是花了,成了一盆水了都可以,即能可以變外境。 也可以把大變小,也可以由小變大。 小入大大入小,這個是無阻無礙的。 你比方說當我講到:美國一個什麼什麼州,那裡一個塔多好多好,大家都沒去過啊:“師父不知道啊,沒看過,沒有資料”。 假如我有神足通的話,就這麼往這裡一比劃:“來,你看,那個美國那個塔就在這顯現了”。 這是佛教當中描述的這個神足通啊。 給大家解釋,讓大家正確理解佛教當中的境界神通,它的一種真正的什麼表象。 還有一個天眼通,佛教當中說的天眼通和民間說的天眼通大不一樣的。 大不一樣的,佛教當中說的天眼通,是天人的眼所能看到的地方,天人的眼所能看到的地方,這是事相上這樣講。 如果你是個四天王天的那個眾生的話,那麼你只能是看到四天王以下了,往上不太容易了。
經上有一個實例啊:忉利天,玉皇大帝那個天,有一個天子啊,將要命終了。 這個天子啊,他有神通啊,知道命終之後啊,將會墮落到人間,當畜生。 哪一類畜生呢? 就是咱們說的那個豬。 他提前就知道了,因為他有神通嘛。 提前七天就看到了,所以他非常害怕,非常恐懼,然後就求阿羅漢了。 求阿羅漢啊,給他授的三皈五戒,授的八關齋戒。 結果他命終之後呢,沒有墮落成豬,就是沒有墮落到人間成為畜生,藉著這個受三皈五戒和八關齋戒的功德啊,欲墮反升了。 應該是墮落了,結果他反升了。 往生到大梵天,上那去當天人去了。 結果這個玉皇大帝呢,經上講的啊,這個玉皇大帝呢,知道,到了時間了,就看看那個小子上哪兒去了? 就是看看他那個孩子上哪兒去了? 他用他的天眼往下看,看了好多地方,沒找到,找不到啊。 玉皇大帝就問佛了:有一個天子,應該墮落成豬,墮落到畜生道,可是世間道裡找不到他了。 他上哪兒去了呢? 佛就說了:因為他臨命終的時候,受的三皈五戒和八關齋戒,欲墮反升,往生到大梵天國里去了。 所以你啊,就看不到了。 所以大梵天比玉皇大帝那個天更高啊。 他就看不到了。 這是佛在經上講的。 但是這個天眼呢,還有一個形象的描述啊,怎樣描述的呢? 說得天眼通的人,觀三千大千世界。 就是真正佛教的修行的天眼通啊,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庵摩羅果”是印度的一種果子。 用咱們的話說,如果一個人,真正修出了佛教的天眼通了,他看三千大千世界啊,就像看手掌中的一個核桃一樣。 歷歷在目,想看哪看哪。 懂吧? 這是天眼通。 他不必要發功,不必要閉眼,大家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當我們有著相應的境界出現了,不要輕易認為,噢我有了天眼通了,不要輕易的認為那樣,懂不懂,他更不是說,使勁發功,這一次沒發揮好。 只要是天眼通,他就是通了。 跟咱們的眼一樣,睜開就看到了,睜開就看到了。 就這樣,很簡單。 一定要正確理解啊。 阿羅漢嘛,剛才講的是阿羅漢。
第二條理證是這樣,觀世音菩薩在宣講了大悲咒以後啊,一切眾生皆獲果證,或得須陀洹果,就是說小乘根性的人,有的證得了初果。 或得斯陀含果,有的證得了二果。 他根性不一樣嘛,因緣不一樣,福報不一樣嘛。 或得阿那含果,有的證得了三果。 或得阿羅漢果者,有的證得了四果,就是小乘根性的人。 各有所報。 這是前邊一個章節。
第二個小節:“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這是原經文啊,“乃至十地者”。 這就是大乘根性的人,大乘根性的人呢,是修行六度,走的是菩薩之道。 菩提道嘛,求的是佛果。 他們在這個修行當中,證得的是幾地幾地,那是不一樣的。 因為這個一地啊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在前面已經講了,在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後面一句話,實際是第三層意思,叫“無量眾生髮菩提心”。 無量眾生髮菩提心,就是福報淺的、根基差一些的,只要得聞了大悲咒,那麼也發了菩提心了。 求了脫的心,就是這個含義。 這是第二條理證啊。
3、【經文】:有諸菩薩未階初住者速令得故。 乃至令得十住地故。 又令得到佛地故。
第三條理證:有諸菩薩未階初住者速令得故。 乃至令得十住地故。 又令得到佛地故。 還是一段經文,這是在另外一個地方講的,若聲聞人,又是小乘根性的人,這是在另外一個地方的一條理證。 若聲聞人,就是阿羅漢這一類的人。 聲聞呢,已經講了,就是在佛陀跟前啊,聽聞佛陀的教誨,修的是苦集滅道,斷的是見思二惑,證得的是四果,最後證得阿羅漢果,這一類的人,叫聲聞。
【經文】:若聲聞人聞此陀羅尼一經耳者。 修行書寫此陀羅尼者。 以質直心如法而住者。 四沙門果不求自得。
“若聲聞,聞此陀羅尼”,就是一聞大悲咒,聽聞大悲咒,一經耳者,一個層面的含義,就是一部分這樣的人,一聞大悲咒,就是大悲咒一經過他的耳朵了,這是一種。 “修行、”這是一個頓號,“書寫此陀羅尼者”,修行此陀羅尼,或者書寫此陀羅尼,陀羅尼就是咒嘛,“以質直心如法而住者”,以質直心如法而住啊,就是按照一定的修法儀規,觀想,以平等的心,慈悲的心,空觀的心,無染著的心,去觀想,所以他呢,又加了一個前提啊,這種人,根性相對利一些。 那麼後面有句話叫:“四沙門果,不求自得”。 四沙門果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那個初果,四果,這種果報,“不求自得”。 不求自得非常簡單,就像咱們坐到那兒吃飯了,你不要問我吃飯幹什麼嗎? 你也不要一塊兒吃的饅頭說,我飽吧我飽吧,你就吃就行了,它就飽。
佛在經上給阿難舉了一個例子,他說:阿難啊,如果有一個人,在懸崖邊上,一不小心踩空了,跌下懸崖來了,佛就說了,阿難啊,你說這個人不墮落,可能嗎? 懂嗎? 一個人在懸崖上,一下踩空了,釋迦佛就問了,這個人不墮落可能嗎? 阿難就說了:不墮落不可能。 同樣,釋迦佛又說,如果一個人得聞正法,又按正確的方法,如理如法的修持的話,不成就可能嗎? 阿難就說了:不成就也不可能。 就是這個意思。 你看剛才這一段,你只要如法的去修,四沙門果,不求自得。 不求自得。 你自然就達到了脫的那個目的。 就是這個含義。
剛才講到一個“未階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這個呢,比較專業了。 只有到初地,才算是入聖人之流啊。 這裡不展開講了啊。 這個第三條理證是這樣說的。
4、【經文】:若能為諸眾生,拔其苦難,如法誦持者,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
能證果第四條理證。 第四條理證:“若能為諸眾生,拔其苦難,如法誦持者,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 假如一個人,能發心,為一切眾生拔其苦難,發了這種菩提心以後,而如理如法的去誦持啊,佛說了,“當知其人是具大悲者”,他是具有大悲心的人。 “成佛不久”啊,這是佛陀的一種授記,只要你是這種人,那麼就是成佛不久。 若能為諸眾生拔其苦難啊,有兩種。 哪兩種呢,第一種是世間苦難,世間苦難是用的大悲咒的世間利益,包括了治病,包括了消災,包括了免難,這個我們在接下來那個章節中解釋。 就是世間利益。 最主要的在這裡我們講的是拔其苦難,什麼苦難? 就是輪迴之苦、輪迴之難。 當我們真正沒有苦難的時候,那應該就是了脫輪迴了,就是不再輪迴了,也叫證果了。 所以我們把這段理證,放到能夠證果能夠成就的來說明。 “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
5、【經文】:口中颯颯誦此陀羅尼聲聲不絕者。 四沙門果此生即證。 其利根有慧觀方便者。 十地果位。 克獲不難。 何況世間小小福報。 所有求願。 無不果遂者也。
第五條理證,是這樣說:口中颯颯誦此陀羅尼聲聲不絕者。 四沙門果此生即證。 這是小乘根性的人。 還是講的一個證果。 小乘根性的能證四沙門果。 “其利根有慧觀方便者”,就是假如說你這個根性是非常利的,有智慧的,又能夠通過一定的修行方法去觀修。 智慧是什麼智慧呢? 是佛教當中的那種般若空性之智。 緣起性空那種智慧,出世間的一種智慧。 觀方便就是依照一定的修行方法,去觀想去修法的話,“十地果位克獲不難”。 十地果位就是剛才講的那個十地果位啊。 “何況世間小小福報,所有求願,無不果遂者也”。 何況世間小小福報,一個修行的人,他的最終目的是了脫生死,直至成佛果,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世間這個福報啊,能夠帶得出來,能夠開顯出來,所以世間這個福報再大,和這個出世間相比,和出世間的功德相比,是這麼一句話叫:“世間小小福報”。 世間那個福報它稱為“小小”的,不足掛齒的一種,是這個意思。 在這裡呢解釋一下,有很多人不太明白,你比方說,我也修行好多年了,為什麼沒富起來啊? 我問他你幹什麼啊? 在家呆著。 在家呆著,也富起來了,你只要修行嘛,它就有福報,這種福報就在家裡給你悶著呢。 是不是啊,沒有開顯嘛。 怎樣才能開顯呢? 就是你去做生意啊、你去做工,或者去搞一些加工、或者搞一些販運等等,要做,親自去做,這是一種因緣。 因緣和合的時候啊,就能夠開顯你這種福報。 你就老這麼在家呆著,什麼也不干,有福報也很難開顯。 就這個意思。 最後我告訴他,你已經很富了,只不過沒有開顯而已。 是這個道理吧?
剛才講到,口中颯颯誦此陀羅尼聲聲不絕者,這個“馺”啊,是個像聲詞啊,實際上就是那個馬啊,飛常快的走的時候,而不是跑,是走的時候,叫馬急行,馬蹄子發出來的那個聲音,叫馺馺。 實際上這是一個像聲詞啊。 “口中颯颯誦持此陀羅尼,聲聲不絕者,四沙門果,此生即證”、“其利根有慧觀方便者,十地果位克獲不難”。 這個有慧,不是說聰明,而是一種智慧。 剛才講了,這個慧就是通達法的諦實性,叫做有慧,如果你沒有通達法的這個諦實性,不叫做有慧。 在這裡觀方便啊,就是以正慧觀照,諸法之本來面目,就是以佛教的正法去體悟,去觀修,那個法性。 就是這個意思,觀方便。 “十地果位克獲不難”,這個克獲啊,應該知道,克獲。 獲啊,是成功的得到的意思,克是遂的意思。 就是最終能得到。 無量壽經有這麼一句話嘛:“求道不止,會當克果”。 如果你如理如法的修持的話,一直精進的話,就能夠克果,達到目的。 在這裡我們把能夠證果成就啊,用五條理證給大家解釋完了。
《大悲咒》的出世間的功德3 (2008-07-31 16:23:08)
標籤:宗教大鵬金翅鳥鬼子母阿凡提羅剎文化 分類:講義
三、滅罪消業
接下來,這個出世間功德的第三條:就是能夠滅罪和消業。 能夠滅罪和消業啊,我們用六條理證來解釋。 能夠滅罪能夠消業是我們修行人,必須經過的一段,實際上,我們的修行過程,也是消業的一個過程。 大悲咒呢,能夠消業,能夠滅罪。 那也正是我們修行大悲咒的一種動力。 滅罪消業六條理證。
1、【經文】: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第一條:觀世音菩薩啊,告訴在坐的眾生啊,是這樣說:怎樣念大悲咒呢? “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就是如果你想誦大悲咒啊,應該先誦“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再誦“南無阿彌陀佛”。 最後誦大悲咒,誦大悲咒,如果你能夠一天誦滿五遍的話,後面一句話叫:“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做為一個人來講,生死是最重要的大事情。 我們還沒有了脫之前,如果死了,這是極大的惡業現前。 極大的惡果現前,佛在經典上講,人有九橫嘛。 不該死的死了,有九種嘛。 生死重罪,如果果報現前的話,就是一種橫災。 一宿誦滿五遍啊,這是經上講的,應該和經上對應,所以我勸大家,如果在課下,想每天都誦大悲咒的話,有人問師父,最少誦多少遍,那麼最少你誦五遍。 一宿呢,就是一晚上啊,實際上古代印度吧,它往往說是二六時中,在這裡用一宿來代替了,就是一晚上,實際上就是一天。 實際上就是一晝夜,這個一晝夜,在古代印度叫做二六時中,怎麼叫二六時中呢? 就是把白天分三段,把晚上分三段,這兩個加起來是六段,這兩個叫二六時中。 白天分三段,哪三段:叫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晚上分三段,哪三段呢? 是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 金剛經上看到了嗎? 好多經上也這樣說。 所以古代印度是這樣分的。
(接上)一宿誦滿五遍,為什麼這裡提到五遍? 佛的含義,是對應佛的五部。 佛經當中,把佛分為五部佛。 東方阿閦佛,神通寺被盜的佛頭叫什麼名字? 知道嗎? 叫阿閦佛。 東方阿閦佛,屬於金剛部。 南方寶生佛,南方是寶勝部。 西方是蓮花部。 北方是羯磨部。 中央是佛部。 各對應的五佛智,要是這五佛智你都圓滿了,你就是一個圓滿的佛陀。 所以它就有對應嘛,我們在修法過程中,修行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找到與佛經的對應點。 你比如說我們打佛七,打佛七是怎麼回事? 就是念七天佛是嗎? 土話叫念七天佛,那為什麼念七天佛呢? 最主要的,是兩個含義,一個含義是彌陀經上講了,“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提到了,經上提到的,我們再跟它相應,提到七了,這是彌陀經上講的。 再有一個含義,七、在佛教當中,是一個循環數。 它有循環的含義。 一個七兩個七三個七,就像咱們的禮拜天一樣。 不是有個相聲嘛,“下禮拜九我請你吃飯”禮拜九是哪一天啊? 下禮拜九我請你吃飯,哪一天你來應供啊? 所以這個禮拜就顯示這個循環數了。 沒有禮拜九,禮拜九是第二個禮拜二了,非要等禮拜九,這頓飯就永遠吃不上了。 說到阿凡提,阿凡提是伊斯蘭教裡一個智慧的化身。 他有很多故事。 有一個財主考阿凡提,財主拿著一匹布,到阿凡提那裡去染布,財
留言列表